1928年5月底,中共湖南省委写信给毛泽东、朱德,提出:“应以宁冈做军事 大本营,与赣西湘东茶陵一带均互联络。”接着,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来到井冈 山实地考察之后,于1928年6月15日向湖南省委写了报告,其中提到秋收起义时, 工农革命军的处境非常困难。后来,“以宁冈为大本营,分派部队向各处游击,平 均九天一次战斗,都胜利且造出了一点民众的基础。” 一个月后,也就是7月4日, 湘赣边界特委、红四军军委在给湖南省委的报告中说:“经过一个月的工作,我们懂得中央及省委两次主张建设宁冈大本营的政策是对的。”
那么,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为什么要以宁冈为中心?杜修经在写给湖南省 委的报告中说:“宁冈是一个多山的小县,有一座大山,围绕这山的有永新、遂川、 酃县、茶陵、莲花五县。宁冈为中心,易守难攻。”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在1928 年7月4日写给湖南省委的报告中也说:“宁冈能为大本营者,即在山,既大且险, 路通两省,胜固可以攻,败亦可以跑,且敌人绝对无法把我们围着。”
湘赣边界的斗争应以“宁冈为中心”的重要性,不仅反映在一般的工作报告 中,而且写入了边界第二次党代会决议:“以宁冈为中心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, 其意义决不限于边界数县,这种割据在湘鄂赣三省工农暴动夺取三省政权的过程中 是有很大的意义的。”正因为这样,毛泽东在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一文中就下了这样 的结论:“整个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,各部分比较起来,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 脉中段,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。”